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打造红色科学家群落 弘扬科学家精神

钱学森故居“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挂牌仪式隆重举行

日期:2021-11-09 15:59:43 查看:2603

11月7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活动暨钱学森故居‘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方谷园举行。省委书记袁家军专门作出批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为本次活动发来致辞视频,潘云鹤、高从堦、董石麟、潘德炉、朱位秋、都有为、杨华勇、杨树锋、黄荷凤、戴民汉、叶志镇、孙立成、吴汉明、陈汉林等14位院士专家现场出席仪式。

仪式上,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作视频致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宣读了袁家军书记批示精神并讲话,杭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毛溪浩致辞,钱学森家属代表钱永刚教授致辞。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忠民出席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杭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毛溪浩,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钱学森家属代表钱永刚教授,上城区委书记刘颖共同为钱学森故居“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挂牌。仪式由杭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郑健波主持。

今年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10周年。钱学森故居历经百年,是我国现存唯一为纪念伟大科学家钱学森而修缮的传统宅院。今年4月报经中国科协批准,成为我省6家“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之一。为守好“红色根脉”,切实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钱永刚教授等钱老家属的指导下,按照中国科协打造红色科学家群落的要求,钱学森故居突出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这一主题,对原来展陈展项进行充实完善、改造升级,同时增添了82位已故杭籍或在杭院士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家精神内涵,纪念以钱学森院士为代表的“两院”院士,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感怀他们对经济、社会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徐延豪在致辞中指出,钱学森先生不仅以他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展示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正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徐延豪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钱学森故居是首批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之一,为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功能,弘扬科学家精神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中国科协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继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的教育功能,深入挖掘钱学森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感人事迹,将科学家精神具体化、可视化、人格化和实效化。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坚定创新自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叶培建院士在视频致辞中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铭记老一辈科学家,将科技报国、科技强国这一接力棒传递好。我们航天人在“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下,遵循钱老“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几十年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已把中国建设成了令世人瞩目的航天大国。今后,我们将永远秉承钱老的精神,努力奋斗,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世界的航天强国!

  叶培建院士认为,“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钱学森故居挂牌是科技和人文相融合,是爱国情怀和科学家精神相融合,是历史和现实相融合,必将激励新一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为建设创新强省和创新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志远宣读了袁家军书记的批示并讲话,就贯彻落实袁家军书记批示精神谈了三点意见:

  一要强化政治引领,守好“红色根脉”,弘扬科学家精神。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百年来涌现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著名科学家,且依托这些科学家的故居,建设了一批教育馆,是得天独厚的科学家精神传承地。要让科学家精神见人见物见事,可亲可感可学,用科学家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二要强化精神引领,心怀“国之大者”,传承科学家精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我们追忆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就是要弘扬与传承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三要强化使命引领,科技梦助推共富梦,践行科学家精神。结合时代使命践行科学家精神,传续科技薪火,勇攀科技高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多智慧,提供更强动力。

  毛溪浩在致辞中说,杭州保留了钱学森故居,成立了钱学森学校,修建了钱学森路,钱学森成为杭州的重要文化标识,我们缅怀故人。钱学森领导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创建与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我们缅怀卓越功勋。钱学森一生立航空救国之志、怀赤心报国之愿、筑科学报国之梦、谋富民强国之业,他以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情怀和忠诚担当,诠释着一位爱国科学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境界,是科学家精神的光辉典范。

    毛溪浩说,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钱学森故居“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揭牌成立,是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推动科学家精神发扬光大的重要举措。要以此为丰碑,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要以此为载体,努力使基地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平台,大力培育青少年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动机,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好奇心与科学探索的浓厚氛围;要以此为责任,要注重用好这个富矿优势,加强协作,紧密配合,健全完善基地管理运营机制,既有效保护、又高效利用,努力确保基地发挥最大效用。他说,杭州正处于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和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关键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望人才,衷心期盼广大院士专家助推杭州建功立业,衷心期盼广大院士专家为杭州发展建言献策,衷心期盼广大院士专家宣传推介杭州,为“聚天下英才共建杭州”贡献一份力量。

仪式后,院士、专家和领导一起参观了“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钱学森故居、杭州科学家群落。

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省科协聚焦百年科技奋斗史中的浙籍著名科学家,遴选了钱学森、竺可桢、苏步青、严济慈、谈家桢、屠呦呦等6位我省著名科学家的故(旧)居、纪念馆,报经中国科协同意,批准为中国科协首批“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以“打造红色科学家群落,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风传承和精神弘扬等活动,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后,迅速成为中小学生们的网红打卡地。

“弘扬科学家精神”也是杭州市科协今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杭州市科协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中主动作为,不断开拓,以中国科协首批“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钱学森故居为核心,打造“弘扬科学家精神”版图,建设红色科学家群落,开展“院士进校园”活动,编撰《杭州院士》丛书、拍摄《杭州院士风采录》……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少年们了解和传承科学家精神,提供了一系列可读、可看、可亲历的精神大餐,同时也为杭州市在系统采集、妥善保存科学家精神资料这类“未来文化遗产”上作了有益探索。

本次活动是中国科协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的首场活动,并作为2021年院士专家杭州行活动整体纳入2021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部分院士还将赴富阳、建德进行考察调研。(院士专家中心  宣联部)